2025年7月17日,昌平实验室科学家陈明辰主持召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临港实验室郑双佳博士进行了题为“科学智能体赋能原创药物靶标发现”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多智能体及其在原创药物靶标发现上的应用。
科学家陈明辰主持
郑双佳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助理教授、临港实验室双聘研究员。郑双佳实验室主要从事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交叉领域研究。
郑双佳教授分享报告
讲座背景:
药物原创靶点的发现和验证是创新药研发中的源头瓶颈,因此人工智能被引入到靶标发现环节。但现有的智能体系统存在生物基座黑箱、无多维度知识信息整合、缺乏环境自适应能力、无进化机制等问题,尤其是尚无适配疾病生物学家的能力。
讲座内容:
郑双佳教授团队创造了一个自进化的多智能体系统——元生(OriGene)。其作为“虚拟疾病生物学家”,模仿生物学家源源不断地提出原创生物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可系统性、规模化地识别原创且具有机制基础的治疗靶点。
元生通过自动化整合遗传数据、蛋白网络、药理特征、临床记录和文献证据,结合人工与实验反馈持续优化思维模板和分析流程,在实现系统自进化的同时通过上述多样化优势补齐了一般通用智能体的能力短板,能够显著提升靶点发现的准确性与适应性。
通过评估,元生在准确率、召回率和鲁棒性上均优于资深人类专家和其他智能体/大语言模型如DeepSeek-R1、OpenAI o3-mini等,在各种题型任务上元生取得最优效果,在多种靶点/疾病如代谢、自身免疫性疾病任务上均为最优模型,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超越现有方法。
使用元生系统模型分别针对肝癌、结肠癌,结合临床样本进行靶标发现,获得的新型靶点经体外和体内初步验证,显示靶标和癌症具有相关性,在类器官上进行模型验证响应效果显著,元生的以上应用展现出智能体推动机制驱动靶点发现和加速药物研发的广阔前景。
科研人员提问与交流
郑双佳教授此次讲座吸引了人工智能、基因组学及相关领域科学家、科研人员及学生参会。在讲座内容结束后,郑双佳教授与参会人员就模型自进化、模型假说准确性、模型对数据库的使用倾向、模型运算成本、与其他智能体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昌平实验室开展学术讲座系列活动,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学术交流活动,为打造世界一流生命科学创新高地提供良好学术平台。